世間萬物皆在呼吸間不斷的變化
文章出處 : 釋迦牟尼佛救世基金會
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祇園精舍說法時,有位少年比丘進城托缽, 途中遇到一位容貌端正的女子,比丘因為年輕, 對這位女子產生了欲念,沉迷其中而無法自拔,茶不思、飯不想, 最後臥病在床,憔悴萬芬。
師兄弟去探望他,少年比丘虛弱的說:「因為我的欲愛無法控制, 所以才憂愁以至於生病。」
眾人紛紛好言相勸,但他就是聽不進去, 於是大家強行將他帶去見釋尊,向釋尊說明整件事情的情況。
釋尊對少年比丘說:「不用憂愁,我會達成你的心願。」 比丘聽了歡喜無比,病馬上就好了。
釋尊帶領少年比丘進城,來到女子家中,發現她已經往生。
家屬悲傷哭泣,因捨不得將她埋葬,所以遺體就這樣放在家中三天, 不但發臭腫脹,還流出穢水。
釋尊對少年比丘說:「你貪戀的美麗女子,現在已變成這個樣子了。 其實世間所有萬物皆為無常,在你的呼吸間已不斷的變化。 愚癡之人看不見醜惡內在,不但迷戀外表而造惡業, 還當成是一件快樂的事。」
於是釋尊說了一段偈語:「見色心迷惑,不惟觀無常,愚以為美善, 安知其非真。以淫樂自裹,譬如蠶作繭,智者能斷棄,不眄除眾苦。 心念放逸者,見淫以為淨,恩愛意盛增,從是造牢獄。覺意滅淫者, 常念欲不淨,從是出邪獄,能斷老死患。」
少年比丘看著原本心愛且美麗的女子,現今臉孔腫脹變形、 身體發臭,令人難以靠近;又聽聞釋尊苦心教誨的偈語, 當下體悟到沉迷於愛欲是錯誤的,於是向釋尊頂禮懺悔。
他回到精舍後認真修行,精進不懈,最後證得阿羅漢果。
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祇園精舍說法時,有位少年比丘進城托缽, 途中遇到一位容貌端正的女子,比丘因為年輕, 對這位女子產生了欲念,沉迷其中而無法自拔,茶不思、飯不想, 最後臥病在床,憔悴萬芬。
師兄弟去探望他,少年比丘虛弱的說:「因為我的欲愛無法控制, 所以才憂愁以至於生病。」
眾人紛紛好言相勸,但他就是聽不進去, 於是大家強行將他帶去見釋尊,向釋尊說明整件事情的情況。
釋尊對少年比丘說:「不用憂愁,我會達成你的心願。」 比丘聽了歡喜無比,病馬上就好了。
釋尊帶領少年比丘進城,來到女子家中,發現她已經往生。
家屬悲傷哭泣,因捨不得將她埋葬,所以遺體就這樣放在家中三天, 不但發臭腫脹,還流出穢水。
釋尊對少年比丘說:「你貪戀的美麗女子,現在已變成這個樣子了。 其實世間所有萬物皆為無常,在你的呼吸間已不斷的變化。 愚癡之人看不見醜惡內在,不但迷戀外表而造惡業, 還當成是一件快樂的事。」
於是釋尊說了一段偈語:「見色心迷惑,不惟觀無常,愚以為美善, 安知其非真。以淫樂自裹,譬如蠶作繭,智者能斷棄,不眄除眾苦。 心念放逸者,見淫以為淨,恩愛意盛增,從是造牢獄。覺意滅淫者, 常念欲不淨,從是出邪獄,能斷老死患。」
少年比丘看著原本心愛且美麗的女子,現今臉孔腫脹變形、 身體發臭,令人難以靠近;又聽聞釋尊苦心教誨的偈語, 當下體悟到沉迷於愛欲是錯誤的,於是向釋尊頂禮懺悔。
他回到精舍後認真修行,精進不懈,最後證得阿羅漢果。
悟覺妙天禪師開示
「身體」是物質體,所以有使用年限,有生就有死,是一種「無常」 的變化;「心」也是無常的,例如這一秒才因為某件事很開心, 下一秒卻因為聽到某件不如意的事而悲傷,不斷跟著外在的訊息, 即七情(喜、怒、哀、樂、悲、恐、驚)、六慾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 身、意所產生的六種慾望)、八風(利、衰、毀、譽、稱、譏、苦、 樂)而變化。
每一位修行人,都要了解人除了「人心」以外,還有「自心」。 人心就是色身的心,一個人從小到大,為了滿足色身的需求,
一直不停向外求,因而造了很多業,由此可知, 人心會隨著年齡的成長而有所變化。
另外,我們還有一顆本來清淨的自心, 從自心所表現出來的就是自性。身為修行人,一定要懂得這些區別, 才不會在修行上發生失誤。
「身體」是物質體,所以有使用年限,有生就有死,是一種「無常」 的變化;「心」也是無常的,例如這一秒才因為某件事很開心, 下一秒卻因為聽到某件不如意的事而悲傷,不斷跟著外在的訊息, 即七情(喜、怒、哀、樂、悲、恐、驚)、六慾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 身、意所產生的六種慾望)、八風(利、衰、毀、譽、稱、譏、苦、 樂)而變化。
每一位修行人,都要了解人除了「人心」以外,還有「自心」。 人心就是色身的心,一個人從小到大,為了滿足色身的需求,
一直不停向外求,因而造了很多業,由此可知, 人心會隨著年齡的成長而有所變化。
一直不停向外求,因而造了很多業,由此可知,
另外,我們還有一顆本來清淨的自心, 從自心所表現出來的就是自性。身為修行人,一定要懂得這些區別, 才不會在修行上發生失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