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告

※印心禪法體驗禪-禪的妙用 (7歲以上都可以來參加~~~)
請洽:新竹市科園禪修會館 (請先預約) TEL : 03-6669995;
E-MAIL : BC300@buddhachan.org

2015年1月25日 星期日

放下我執 遠離四相 利益眾生

放下我執 遠離四相 利益眾生

文章出處 : 禪天下 

修行要破「我相」,也就是要排除這種自私自利的心。只要沒有「我」,就可以拿得起,放得下。
開示/悟覺妙天禪師 整理/童怡婷




一個人要成就,除了要有清淨的身心,最重要的,就是要以般若智慧來破除一切無明。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證道時,曾經很感嘆的說:「眾生皆有如來德相,不能成佛的原因,就是因為我執與法執。」  一切的修行都從「我」開始,「我」包括了色身(肉身)與靈身。靈身的修行很容易被人忽略掉,而停留在色身的修行上。色身包含了「生理」和「心理」兩部份,被生理現象所束縛的就是「我執」,被心理現象束縛的就是「法執」一般人學佛都是方便學,都是意識學,都是人在學。你去學佛,聽老師說話,讀經、唸佛,這是意識在修行,流於形式,等到色身滅度時,都無濟於事。修行最重要的,是要突破意識的層次,要突破「我執」這個觀念。因為我執太深,會影響智慧的發掘。

何謂「我執」?

「我執」就是堅持自己的意見,自己的想法、偏見、斷見,對事情的認識不夠透徹,離開真理太遠,不能夠合乎真理。
「我執」也是我見太深,就是有「我相」,我執的人只會自私自利,凡事都顧慮自己,以我為優先,在人與人之間,都是為自己。我執太深就容易有偏見,容易有斷見,斷章取義,不能夠整體觀照,也看不清楚,見不得別人好,更不去欣賞別人完美的一面。
修行應該要放下「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,四相都要放下。這麼多相,都是為「我」而爭,也是社會亂象的原因,也是自己苦惱的原因。 所以,有智慧的人,首先要打破「我」的觀念,先放下我執。
真正的修行人,不要「我」,要捨棄「我」,就像禪宗六祖一樣,「只求成佛,不求餘物」。一切有關「人」的思想,「人」的身體,靈性之外的餘物,都是多餘的;如果你還執著這些餘物,就會永遠停留在根塵的世界,不停的流轉、輪迴。

我執為四相之因

一個人有了我執,就有四相-「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。這些相就是所謂的「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」六識。因為人有六根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,經由外境的感受而產生六識。
人都會從六根生出六識,那是色相,是有色有相的;也就是說,從「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」構成這些有形有相的色相。而有色有相的都會生滅,都有生滅相,但佛法不住於生滅相,佛法是無生無滅的。
人之所以不能成就,就是因為有這四種心相-「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,所以不能稱為菩薩;換句話說,菩薩沒有這四種心相,這是人的心相,造成這些心相的原因,就是「我執」。

佛心立願 破除我執

佛法要行無相布施,要奉獻,要種更多福田,所以修行要破「我相」,也就是要排除這種自私自利的心。只要沒有「我」,就可以拿得起,放得下,如果凡事有「我」,很容易會讓自己的心,從利益眾生變成利益自己,這兩種心是不一樣的。
所謂利益自己的心,就是凡事只想到自己及家人,甚至連隔壁鄰居都不去互動,這樣當然走不出去。修行也一樣,不是只修自己,應該要拋開自己,去利益眾生。
我們修菩薩行,第一個就是「布施」,不是只有金錢的財施,我們要去利他行,捨棄自己的一切利益,去幫助所有的眾生,這就是菩薩行。如果你能夠做到,自然可以進入空相,也打破了「我執」。

(詳文請參閱禪天下第94期)

2015年1月22日 星期四

身心靈一體修行 超越三大阿僧祇劫

身心靈一體修行 超越三大阿僧祇劫


文章出處 : 禪天下 

釋迦牟尼佛創立佛教的目的,就是要讓眾生成佛。如何成佛?即超越三大阿僧祇劫,出離三界,見性成就。
禪宗法門,直指人心,見性成佛,不立文字,教外別傳。當身體健康、心識解脫、業障淨化,身心靈得到解脫提升之後,才能真正從禪定中見到自性。
唯有直達本心,才能見證佛性,見佛成佛,在這一世通達佛國。因此,見性成就必須要有身心靈三位一體的修行觀。
~悟覺妙天禪師






人為什麼要修行修行的目的,是要透過正法的洗禮,讓過去世的業力,及今世的身心障礙得到清淨。
開示/悟覺妙天禪師

世尊利用六年的時間解脫身心,不但度盡體內的所有眾生,內心也完全淨化,不再有煩惱地獄。因此,我們修行也要跟世尊一樣,讓體內的眾生全部都度化,心理上也要沒有煩惱,能夠完全自由而充滿法喜,這樣才是真正的修行
解脫的初步,即是要見性,如何見性?則是要超越三大阿僧祇劫,也就是要解脫身體、心理、累世業力的障礙。

清淨身業 禪定解脫


印心禪法可以讓我們的身心得到清淨,得到解脫,與我們的自性合而為一。當我們透過印心禪法,做到身心靈清淨合而為一的時候,就已經達到印心禪法的目的,才能解脫,才算是修行
一個人成就與否,端看自己改變了多少?因為每個人開始修行的時候,都是平凡人,當變化氣質到聖人的過程中,會遭遇很多挫折;面對這些挫折,要看自己如何運用智慧,一一突破,這是最重要的功課。

所以,先問自己,禪修這幾年來,體質改變了多少?健康情形改變了多少?如果禪修以後,仍隨著年齡的增加,身體器官的老化、退化,那就表示我們沒有進步,沒有學到它的真髓,所以要反省自己,健康方面有沒有進步,是不是經常充滿活力。

印心禪法 解脫自在

我們「人」的身體,從小孩到長大,大約二十多歲左右,是成長最好的時候,過了二十五歲、三十歲、四十歲時,會維持在平衡的狀態,四十歲以後,生命力就會開始往下走,身體的能量也開始走下坡。
不過,現在的小孩也不一定到二十幾歲,都一直是很健康的,這是因為我們喝的水,吃的食物,很多都受到污染,或是含有化學合成品,所以吃進人體以後,就會影響健康。有的甚至在母胎的時候,就已經感染到這些不健康的因素,生下來的孩子當然不會很健康。
我們知道,身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,有了健康的身體,壽命才能夠延長,才有機會在這一生、這一世證道,在這一生、這一世見證正法,見證我們身心的解脫,身心靈的解脫。
印心禪法可以讓我們的身心得到清淨,得到解脫,與我們的自性合而為一。也就是說,當我們透過印心禪法,做到身心靈清淨合而為一的時候,就已經達到印心禪法的目的,因為這樣才能解脫,才能算是修行

修行首要 解脫眾生

我們學印心禪法,首先要讓色身轉變為自然體、法體,就要改變體內各器官的習性。比方像胸腔的肺,還有胃、腸、肝…等,這些五臟六腑都有一定的習性,印心禪法就是要轉變這些已經幾十年的習慣,要扭轉乾坤,轉變並提升我們身體器官的本質,讓器官的生命現象,從物質體提升到精神體,如此一來,你的身體一定會非常健康。
我們從小喝牛奶,長大以後吃魚、吃肉、吃菜、吃海鮮…等,這些眾生被我們吃進人體,又變成身上的肉,所以我們的身體都是由不同的眾生轉移過來的,不管是胖是瘦,都是「有色」,都有眾生的肉在我們身上。
即使我們生下來就吃素,也是一樣,因為我們體內包含了祖先的遺傳因子,當然也有葷的成分,有眾生的因子在裡面。
所以,修行就是要讓眾生解脫,但這裡所謂的眾生,不是指外面的人或動物,當然這也是眾生;不過我們今天修行是要關心自己的成就,是要解脫身體裡面的眾生,自己色身的眾生。
如何讓色身的眾生解脫?這是值得大家來深思、參禪。如何能夠實踐、完成這件事,讓我們身體裡面的眾生,包括皮、肉、血、骨髓…等,包括整個系統、器官、細胞、組織…等,能夠很自然的,在我們的修行當中得到淨化。

初轉法輪 淨化放光

人體內部有十個很重要的輪位,從「初轉法輪」開始,要讓這十個輪位能夠自行運轉,等練到相當程度,你的色身就能與宇宙同體。
也就是說,身體裡所有眾生,都已經超越,得度了。此時,體內的所有眾生,
就會從物質現象提升到精神現象;從有限的生命,提升到無限大的生命;這就是印心禪法的殊勝之處。

首先,必須「初轉名色」,名色位於肚臍後方,大約一寸三分、一寸半的地方,是一個很重要的門戶。
因為當我們還在母親的肚子裡,我們就在這裡呼吸,透過臍帶,接到母親的生命力,這種呼吸叫做「先天之炁 」。等到出生以後,用鼻子呼吸,就是「後天之氣」。
所以,我們現在要進入過去,要從還沒有出世之前的名色,得到「先天之炁 」。這種「先天之炁 」如果開發出來,可以讓體內的器官獲得足夠的生命力。


(詳文請參閱禪天下第93期)

2015年1月21日 星期三

2015第一期全國教師「全人關懷生命教育」發展研習





發佈日期:2015年1月18日
近年校園事件頻傳,嚴重傷害當事人以外,也衝擊影響整體社會發展。了解生命意義、尊重­彼此生命的「生命教育」,成為全人關懷的重大課題。

然而,生命教育到底是什麼?

不僅是說教式的品德教育或生活規範教育;不僅是熟背《三字經》《弟子規》的意識教育;­不僅是淨化思想行為的理念教育;

更是直接深入心靈,找回最純真、至善、完美的自己,開發源源不絕的生命能量,轉知識為­無量的智慧!

敬邀全國教師一起來參加「全人關懷生命教育」發展研習!

研習結束後依實際出席核發教師研習時數或公務員終身學習時數。

研習詳情及報名:http://www.zen.org.tw/web/newsdetail....

救世會公教團:http://goveduchan.pixnet.net/blog

科園禪修會館 報名專線 : 03-6669995 (也歡迎任何有興趣的人報名參加)
科園禪修會館 報名電郵 : BC300@buddhachan.org
科園禪修會館 活動地址 : 新竹市科學園區工業東二路一號5F (科技生活館5F)

線上報名:
https://docs.google.com/forms/d/1YOdpxL3HqjOMk74Jff95o6cuqC33dvyZGGLpfJM78M4/viewform


新北市泰山國中美術班召集人
禪修經歷:自 1997 年修行印心佛法迄今

現在的孩子處於知識爆炸的時代,網路的發達,什麼都講求快速,使其壓力指數更是節節高升,加上社會發生氣爆,鄭捷,食安等等問題,在這不安的環境,身為一個教師的我,也不斷的思考究竟自己可以帶給學生什麼樣的影響(盧玫竹老師教書的時間已經快滿15個年頭,目前在泰山國中服務擔任藝術才能班的美術召集人),教書的過程也常常訓練孩子的專注力及定力,更重視品格教育的養成。
玫竹老師在教書的過程常訓練孩子的專注力及定力,更重視品格教育的養成


這學期從開學 9 月起到 10 月至今,已經實施靜心腹式呼吸快將近 2 個月的時間,也發現學生們有許多的進步,不論是在班級上的秩序或是學習的專注力都有明顯的成效!現在的孩子有許多都有過動或是躁鬱症,憂鬱症等一些身心失調的情況,所以我也接觸了一些藝術治療及各種靜心呼吸禪定的方法,試圖希望能運用各種方法,對於正在青春期的國中學生們,能有所幫助。由於國中生往往面臨青少年的轉變,加上課業壓力比國小更大,對於自我的認識及身心探索的好奇,更加需要關注。

我目前每週固定任教到四個班級,總共會接觸到 104 位孩子。每次上課前,都會讓班級練習 3 ~ 5 分鐘的靜心活動,在這週讓學生進行填寫全腦專注與覺知量表及兒童青少年壓力量表,發現多位學生在情緒的控制有了明顯的進步。
其中任教的某個班級,班上有幾位同學情形比較特殊,其中一位阿平是有過動傾向,俗稱過動症,另一位佑佑是妥瑞氏症。
妥瑞氏症是一種遺傳性的神經運動疾病。在美國約有 10 ~ 20 萬人罹患此疾病。妥瑞氏症患者的身體會出現不自主的、重複性的動作,稱為抽筋(tics)。所以在上課期間,這兩位同學常常會不自覺的發出聲音,或是習慣性的想起身走動離開座位,但是自從實施靜心呼吸運動至今,發現這兩位學生的情緒比較平穩,上課發出怪聲的次數也明顯減少許多,專注在畫畫的時間也有拉長的現象,真是令人感到十分安慰。
這項靜心呼吸運動相當有意義,學生耳濡目染之下,一點一滴的在變化中,實施狀況相當良好。患有過動症的阿平,現在可以很專注在捏陶上,也可以感受到孩子認真愉悅的心情,不會覺得沒有耐心。在某天星期一早晨,我讓學生練習靜心五分鐘後,詢問孩子練習的感覺,大部份的孩子反應都很正面,幾乎都表示非常放鬆舒服,可以什麼都不想,很快就能專心下來,感覺非常好。其中一位阿皓同學就說,老師請他們最後專注在頭頂上(禪心),他的頭頂會有些麻麻電電的感覺,覺得很特別的經驗,也認為這是一個很好訓練自己專注力和情緒穩定的方法,表示喜歡願意時常練習。
因為九年級學生考試的壓力較大,面臨多變的升學制度,常常不知所錯,只能配合教育政策的實施因應,所以他們很更需要放鬆,專注在課業的時間總是很長,大腦總是無法得到適度的休息。由於因為上課有進度的壓力,幾次忘記讓學生上課前練習靜心活動,學生也會提醒說老師還沒有練習靜心呼吸活動喔!
我覺得學生十分的可愛,也希望這樣長期靜心的練習,各所學校可以效法,加以更推廣開來,讓更多的孩子受惠,幫助到各年齡層孩子在身心靈得到平衡,可以快樂學習,快樂成長。減少下一個鄭捷可能的發生,給學生一個安心的教育,安心的環境,由每位教師開始推行做起,為下一代的教育盡一份心力。

2015年1月20日 星期二

珍惜佛緣 及早修行

珍惜佛緣 及早修行

文章出處 :  禪教會

~摘自悟覺妙天禪師開示《修行成就的次第》一文


很多修行人在過去世也曾經修行過,
在《金剛經》中,釋迦牟尼佛與須菩提曾有一段這樣的對話,
須菩提問釋迦牟尼佛:
「過了五百年後,人們還會相信《金剛經》是這麼殊勝嗎?」
釋迦牟尼佛回答說:「須菩提,你不要這麼說。
你要知道,在五百年後,很多人在五百年前也都修行過,
這次再來娑婆世界就是要成就的,那是『再來人』。
他也許是貪嗔癡慢疑的慢疑還沒有斷盡,所以再投胎來補足,
把它徹底修完整、修空,都丟棄了,他就成就了。所以他一定會相信。」

因此,有些人在修行過程中會有某些特殊感受,
這是因為他在過去世就已經修行過了,所以要好好珍惜這次的佛緣,
不要等到老了才來修,修行要及早修行。
也許有人認為,往生以後再來超度求解脫,但那是帶業往生,
雖然到了極樂世界也可以修行,但不可能成就,
因為沒有色身,不能成就應化身,一定還要再回到娑婆世界,把色身完成。
這就是佛要來到娑婆世界成就的道理,悟覺妙天禪師開示:珍惜佛緣,及早修行
  
也是彌勒菩薩要來人間修行成就的原因,
其實彌勒佛就是成就的自性佛。
有了色身才能完成三身成就,
而色身裡面還帶有業力,
要把業障全部度盡,才能成佛。
所以一定要把握此生為人的機會,
要聞正法,追隨明師修行正法,
證得無上菩提,然後一起回佛國,
這是人生一件最重要的大事。

2015年1月7日 星期三

禪的第三個意義就是宇宙禪

4 
文/ 悟覺妙天襌師
禪的第三個意義就是宇宙禪。

宇宙萬物包括了整個的星體,還有在星體上的生物,
它的生命體與生命現象,都是在禪裡面。
所以禪可以說是包括了物理的、物質的、
化學的,及自然科學的變化。
而運用自然科學來證明一部份的禪,
先從地球開始再發展到其他星球。

在整個宇宙體中,這些生命體的生活現象,
譬如人類每天得吃飯、生活、工作都是禪的一部份。
所以如果瞭解禪,知道禪的精神、禪的特性以後,
對自己的品格修養、為人處世,
以及人生的價值觀,就會有很大的改變。
然而這些生命體中,是有一定的法則,
譬如自然性,在整個生命的延續過程裡,
胎生的永遠是胎生,卵生的永遠是卵生,
人是胎生的總不能夠變成卵生的,
這就是自然的法則,就是真理,
而禪就是永恆的真理。

所以我們如果能夠研究禪學,就等於找到真理,
找到祂的源頭,就找到祂的最究竟。
經由科學證明,生命體是由陽性與陰性結合而成的,
如果只有陰性,或只有陽性,
就無法結合並產生生命體,
這也是一個自然的法則,
才有許多科學的發明,像電的發明等,
並延伸出其他周邊產品,不斷地創造再發明,
而演變成現在文明科技的世界,這就是禪的自然性。

文章出處:《禪與禪的生命力》P.100-101

每天練習靜坐至少30分鐘

每天練習靜坐至少30分鐘


靜坐注意事項:


1. 環境的安排

 通風要良好:
選擇禪坐地點時,最好要有良好的通風,才不會因空氣不流通而昏昏欲睡,達不到禪坐的效果。

 後腦不吹風:
禪坐的時候,不要讓風從後面吹來,因為後腦吹風,容易引起頭痛。

 安靜不吵雜:
禪坐地點最好選擇安靜、不吵雜的地方,比較不會受到干擾。如果可以在吵雜的環境中禪坐而不受影響,那當然是最好的。
另外,窗子的正前方也不宜禪坐,因為容易受到驚嚇。

 光線要充足:
至於光線方面,不宜太強或太暗,宜在光線柔和的地方禪坐。


2. 穿著寬鬆的服裝


禪坐的時候,不宜穿著緊身衣褲,褲腰帶也不要繫得太緊,因為如果把身體包得緊緊的,呼吸會不順暢,不但坐起來不舒服,氣也不容易通暢。應該選擇較為寬鬆的服裝,讓身體處於最輕鬆、最自在的狀態。


3. 禪坐的時間

基本上隨時都可以,但以早上六、七點的時段最佳,可是一般人要趕著上班、上學,所以可以安排在晚上睡覺以前,大約九、十點左右,洗過澡以後,沒有人干擾,也是很理想的禪坐時間。
但是,午夜十二點到翌晨五點之間不要坐,因為這是睡眠時間,該睡覺的時候,還是要去睡覺,不要擾亂人體的生理時鐘。


4. 心情愉快不疲累

如果精神很疲勞,或是很悲傷、在鬧情緒的時候,就不要禪坐,因為坐也沒有用。
如果非坐不可,要先把心調整好了再坐,否則生氣時禪坐,會一直想著讓你生氣的事情;而身心疲勞時,禪坐反而會睡著,不如不要坐。
禪坐時,雖然眼睛輕閉,也不要愁眉苦臉的,還是要保持法喜。


5. 一日一禪定

俗話說:「萬丈高樓平地起」,如果要蓋一百層的摩天大樓,
一定要紮下很深、很堅固的地基。
禪定也一樣,一定要下功夫奠基,比方像練習呼吸、專注…等等,所以最好能養成每天定時禪定的習慣。

 

 

完整內容請見《禪坐入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