悟覺妙天禪師每週一開示 明心見性
明心自能見性,見性自能見佛
明心見性—明心自能見性,見性自能見佛。所以明心就是心開,
修行要先參自己,參了自己以後,對於人生才有一個正確的見解。
一個人從「無始」,從沒有開始,這個人的因緣,是因父母親的緣,
色受想行識
五蘊就從色受想行識,一個人的人身、肉體,能夠感受開始, 一直在接受,接受以後,會有所選
擇,等到一天一天的長大,會選擇要愛什麼,要愛身邊的媽媽, 愛經常接近的人,看到很親近的人會笑,看到生人會哭等。 從能夠接受、曉得愛,加上年齡不斷增長
而產生的變化,這是釋尊所觀「人」的成長過程,隨著年齡的成長, 曉得喜歡的東西,就會去要,就是「取」,去取得。
那麼「受」呢?受是被動的,因「愛」而「取」,是主動的, 就是五官意識跟外界的反應,因需要、喜歡而取,這愛取之間, 往往有些東西是可以如願,有些
事情是不能夠如願的,於是有了七情六慾的變化。當要不到東西, 或不能完成事物的時候,煩惱痛苦就隨著愛取而來。何謂「有」呢? 愛取以後就是有,例如男女到
了相當年齡的時候,會想交異性的朋友,有喜歡自己的對象就結婚, 結婚以後就生孩子,生孩子以後業又來了,生了這個「業」, 又有很多的麻煩。慢慢隨年齡的成
長,為了生存要生活,要努力工作, 那麼身體也隨著年齡衰老而會退化,開始變異或生病, 生病帶來病痛或者因為經濟關係、人際關係,也會產生很多的煩惱, 這種
煩惱痛苦直到病死,就是身為一個「人」一生的變化。
那麼「受」呢?受是被動的,因「愛」而「取」,是主動的,